top of page

北投溪流域之空間尺度

──人與自然的距離

       「北投」受地質影響,有著特殊的「溫泉」產業,而承載此一事業之「北投溪流域」則記錄著該地歷史。

 

       北投曾為凱達格蘭族之領地,但凱達格蘭族人受自身文化與信仰影響,對北投溪流域懷有敬畏之心,因此與之保有特定的「距離」。

 

       於清代史料中,北投被描述為「草木不生,地熱如炙」;「泉流熱勝湯,魚蝦觸之死」;「毒氣蒸鬱,觸鼻昏悶」之地。其一方面凸顯北投特殊的地理特徵;另一方面則暗喻時人似乎認為該地不宜人居。同時,亦說明在此活動者與北投溪流域應當有所隔閡。

 

       日治時期,受溫泉發展影響,北投溪流域陸續出現諸多有關產業。相較先前的凱達格蘭族與漢人,日人對北投溪流域有更多的接觸,甚至很樂意將身體浸泡於其中,享受溫泉洗禮。因此,日人與北投溪流域之間可說是「零」距離。

 

       戰後,中華民國政府將溫泉產業與風化產業相互結合,而在此時期,北投溪流域依舊與該地的活動者關係緊密。然而,到了1979年後,受政府廢娼政策及都市重構計畫等政治因素影響,北投溪流域周遭的旅館逐步被改建為大樓,溫泉產業隨之日漸沒落,人與自然的關係亦逐步疏遠。1990年代後,北投在地歷史逐漸受到重視,地方力量亦逐步團結,並成立有關團體,如八頭里仁協會,而這亦促使在地人與北投溪流域的距離又逐漸拉近。

 

       2013年,政府為復育與保護北投石,以北投溫泉博物館及熱海飯店前之木棧橋為界,將該段北投溪流域劃定為「自然保留區」,使人與自然之間又產生出與過往不同的距離感。因此,本展品欲以「北投溪流域之空間尺度」為題,輔以上述對人類「使用」北投溪流域之歷史脈絡的梳理,期望一方面讓大眾認識北投溪流域與該地活動者之互動關係;另一方面喚起大眾意識人類與自然生態的「距離」變化。

bottom of page